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清平元年

關燈
清平元年

正月元日,皇太後、皇帝及皇後受群臣朝賀。

後待命婦為家人禮。時皇親、五品以上眷屬及內命婦達千人之數,後皆識之。眾大為嘆服。內宴訖,尚功以次授束帛,直良之家特從厚遇。

時思敬母韓氏、妻傅氏、靜鶩皆立內殿首行。思敬暢然詩曰:「九重天前齊賜酒,龍煙當頭近禦筵。」

十一己卯,何淑妃生子,名曰「瀞」。

時天少雨。中書舍人廖異上言曰:「宮女尚多,幽悶無用,陰氣郁積,於時不利。」帝曰:「婦人寥落深宮,誠為可湣,皆應出之,任其從處。」將遣尚書左丞郭凡易、給事中梁恕簡出宮人。

後侍帝衣。後問:「陛下衣合身否?」帝笑曰:「此我舊衣,浣服有年,何來問邪?」後曰:「是也。衣之大小,衣人自知;履之大小,履足自知。男女異儀,本不相通,獨以陽主之,或不解陰,或陰有不服,以致上下交損。本性良策,不得其效。妾誠不願也。」帝問之應對。後曰:「尚宮董氏奉事二十餘年,曉暢宮闈,司記李氏,志性純實;此皆良家子,可使佐之。」帝許。

董氏審籍,凡有移改,無聽偏私;李氏堪會,凡將去者,仔細歸配。前後出三千餘人,未聞怨聲。

二月廿四辛酉,詔有司論定安宗廟者爵邑,於殿下唱名示之。帝曰:「有以為不當者,即言之。」平陽舊人紛紜不已。帝曰:「天無私覆,地無私載,日月無私照。為君者,豈可私人以官邪?設官分職,皆以賢才而委之。今諸公輕論賢而重外物者,豈為政之德也!」

由是安民封雍國公;廷望封洪國公;恒良封華國公;進封代國公,太康侯高廷基以下益封者九人,封侯者五人。

初,帝於禁中得廷基密表,嘗言紀後誅宗室諸子。帝示以侍臣,廷望曰:「廷基初不識逆謀,然是為忠,今亦有管、魏之行。」帝然之。

三月初十丁醜,後率內外命婦親蠶。

儀並宴訖,阮氏引靜鶩入內殿。後欲與同藉。靜鶩持禮不可。

殿外,有司傳分蠟燭。

後訪其近況,告方讀「淮南子」、「抱樸」二書,已傾心道也。後曰:「我姊妹不得常見。唯慮阿姊一身,吉昌侯楊無妄仁義有德,不失良人,將請太後主婚。」靜鶩辭曰:「夫妻之道,分也,亦命也。漂居十年,縱良人何,不願多求。」後曰:「我知林中竹,曾被風吹折。今而已逢春,重生結心枝。」靜鶩曰:「心歸道家,何必愛網。」後曰:「何致決絕?」俄而,側首又語:「既知姊志也。」

靜鶩乘輿出,監開金鎖放歸。燈殘影半,長夜無寐。十一戊寅,賜號真人,籍隸祠部,使入東都道院。其男武玉裁時年十三,得後憐愛。真人割舍,經年不問。

十六癸未,追封恒讓陜國公,王氏晉國夫人。後使恒儉四子景禮入繼先考,承襲爵邑。

四月初二戊戌,五星入天市。

初五辛醜,安民自知不及凡易,遵從鮑叔、子皮故事,面請下之。上不許。初六壬寅,拜郭凡易同中書門下三品。

凡易主政,即上「治國疏」,以先前之弊而鑒當世:

「一曰正君道。不驕、不奢、不濫、不廢。澄百流以一源,此之始也。二曰格用人。景元以來,佞人持權,緣情者多如過江鯽,雖不下有才,然國準盡失。三曰明刑賞。蓋以法匭,上有一德不由好怒,下無二心難生百端。四曰偃兵革。放馬歸山,布德施惠,遠人自服。五曰興文教。子曰:興於詩,立於禮,成於樂。導之而生養遂,教之而倫理明,天下所以此而歸於君父者也。六曰固民生。民者,天下國家之命脈。君之所以代天而立也,當懷保小民。租賦之外,不取橫征;科用雜稅,慎哉考之。七曰絕營造。比來建佛寺,輒費百萬。佛寺之一瓦,農家一年之食。國有節省,萬民有藏,荒年不廢,太平即至也。」

帝觀之大悅,粘之寢壁,出入省覽。夜每思治道,多召後來。後曰:「牝雞之晨,惟家之索。婦人之身,不敢豫政事。」帝曰:「我為天下父,爾為天下母,共謀子安,有何不可?」後曰:「陛下治國,妾辱治家。國事無知,家事尚可語一二。郭公之言,亦紓禁內之難。」帝問其故。後曰:「格用人一條,便可解萬難。六宮官人,不下千數。人皆以有所長:或精辯,或材器,或仁德,或老成。如何善任而不使怨嗟?若唯論賢與不賢,躡級超遷,以為總備,老於下位者必生喧議。妾聞宮官二十餘年不得祿者,不為鮮耳。唯論合與不合,但以資歷為選,不以才行得職。偶不得其人,然候者倍多,滋生奸欺,更不得之。凡法令,隨事厘革,以適近代。按資循例,詳察其課,授職加階,定為準常。至於高才異能,妾委阮氏等深察,名符其實,則聽擢不次也。」帝曰:「然也。法屢更必弊,法弊則奸生。朕嘗尋長久之策而苦不得。」少頃帝後言及先考,皆哀戚不已。帝寬後曰:「子時陰盛,哀傷滯氣,損身損心。」又傳宮人進膳,有麻油餅、蝦皮餛飩、蜜淋水晶糕等。帝令置水晶糕於後前,後轉而為笑。後曰:「人有詩: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。你我黃昏,未免遲些。」帝亦大笑。

司封郎中李若性褊狹,縱情賞罰,人多惡之。五月廿九甲午,改出饒州刺史。

六月十三戊申,後請依禮,八月選良家女德行有稱者,充列六宮。帝許之。

至八月,關內大饑。宮內裁減,妃事暫寢。先時,帝意還西京。臣下固諫。帝怒曰:「朕豈是守食天子邪!」乃命安民為關內按察使,主供給事。

安民告糴於鳳翔、涇、隴諸州,歷月得粟百萬石。

安民巡至蟠交,去西京不過三百裏。官墻之外,府兵潰散,一二城人提刀驅人,轉過一街一池,堆屍之所也。

十月廿八辛酉,詔敕關內戶口就食關外。並逃亡之民,以符到百日為限。自願申聽者,蠲其逋懸欠負。限滿不聽,依舊章治罪。遷密入疏,戶錄當地,按令式授田,減三年租稅。後嘗談景元舊章:「均田令雖行,豪強溢而百姓弗足。不承其惠則匿,不得其利則逃,率性也。蓋鳥尚趨林盛而遷徙南北,其人不知乎?上者不察其因,而重括其民。興索貌閱,上至耄耋,下及垂髫,如有異,以違法論處。又開相糾之科,容民相告。若糾得一丁者,令被糾之家代輸課稅。至紀氏擅政,志在聚斂。官吏揣摩其意,大行勾剝。據牒即征,有籍無人者皆以為逃戶,鄰保代攤。鄰保弗濟,更使強輸,從此逃亡更甚,以致天下震蕩。妾少嘗捕蜂為戲,蜂若在園,恣意倏飛;若在室,盤盤不止;若在袖,則畏急傷人。此非失度而反披其害歟?觀古賢王之道,必達於變通,輕重相濟,緩急調和,民得恤者不須強令,便自歸桑梓。心舒而居安,居安而樂業,如是倉廩日殷,垂拱在望矣。」

十一月初一甲子朔,恒良、禮部尚書郭文倩奏請「繼統未繼嗣,請尊崇所生。」付與宰臣議禮。

初二乙醜,追尊鄭王為孝穆皇帝;生母蕭氏為穆容皇後。

十二月初五丁卯,安民上書:「臣伏見諸州物產既不盡同,益州多采;揚州多銅;嶺南多米,折為固需,比數太廣,在於公私,實為耗費。租調資課,請合當土所出,隨宜條革。關內原征布者改征粟米,河南、河北路運不便者改納絹布。既省運腳,又益倉儲。貢加於農,則農勤,農勤耕興,三輔廩實矣。」令於明年試行之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